励志网
励志网触屏手机版
  • 首页
  • 人生感悟
  • 励志文章
  • 心灵花园
  • 学习心得
  • 句子唯美
  • 创客励志
  • 书籍励志
  • 旅游攻略
    • 为人处世
    • 交流沟通
    • 人际交往
    • 学会生活
    • 人生路
    • 智慧树
    • 思想者
    • 文化墙
    • 心理
    • 情感
    • 健康
    • 亲子
    • 童话
    • 运势
    • 网评文章
    • 社会评论
    • 心得体会
    • 快乐学习
    • 深度学习
    • 如何学习
    • 学习方法
    • 论文范文
    • 演讲演说
    • 公文写作
    • 合同范本
    • 范文大全
    • 法律文书
    • 节日素材
    • 情书大全
    • 导游范文
    • 美食攻略
    • 主持串词
    • 管理制度
    • 教案课件
    • 名言
    • 语录
    • 对联
    • 诗歌
    • 短语
    • 民谣
    • 箴言
    • 典故
    • 创客
    • 职业
    • 职场
    • 财富
    • 励志小说
    • 心灵励志
    • 人物传纪
    • 成功管理
    • 人文历史
    • 名著阅读
      您现在的位置:励志网 » 说话的艺术 » 正文内容

      说话之道,好好说话吧

      语言是一种文化,健康、优美的语感的形成靠的是文化修养的提高。整天钻到钱眼儿里,没有精神诉求,心无一丝诚意,书籍用来补壁,何来语感健康,更不要说高雅了

      说话是个人行为吗?一般的回答都是:大人物、公众人物说话不仅仅是个人行为,因为他们的话常常是在公众场合说,有广泛的影响力。的确如此,中国古代有很多名言,都是针对大人物和公众人物说的。孔夫子说认识一个人不要“听其言而信其行”,要“听其言而观其行”,“听其言”还是在前的。荀子说:“言而当,知(智)也,默而当,亦知(智)也。”就是说,一个人说话还是沉默,都以适切为聪明。“一言出口,驷马难追”,在公众场合说话是要负责任的。口语如此,写出文章就更收不回来了。大人物说错了话,常常被人诟病,传为笑柄好些年都不消停。据说上世纪30年代在北大,讲昭明文选的老师和讲桐城古文的老师时常互相挑毛病,戏称彼此是“选学妖孽”和“桐城谬种”,而主张白话文的新派却把两家挑出的毛病合在一起批评文言文。那些饱学之士从名著名篇里都能找出个把逻辑错误,今天的人读书那么少,引用经典格言闹点笑话实在不足怪。怪的是他们对语言没有敬畏之心,在那么大的场合说话事先也不做做功课,不知道古书里经常说起的四个字,是为“谈何容易”!

      普通人说话是个人行为吗?回答常常是:是的。见面招呼,背后唠叨,投缘了互相夸赞,不对付了赌气骂人,这都是私下里的事,无关他人,更无关社会。正因为很多人都这么想,说话放肆的人不在少数。到了网络上,文从字顺的精彩段子固不在少,而口无遮拦、不管不顾的帖子,也随处可见。反正互相不见面,彼此大松心,随便写字、胡乱用词儿、不按规矩造句也无可非议,又没有人审稿、评分,欣赏的是知己,看得懂算你聪明,看不懂怪你领悟力不够。

      这些想法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,普通人私下里说话对社会而言,影响的力度确实不如大人物和公众人物大,家长里短,随便一点,用不着都板起脸来做文章。网络更是一潭活水,写博客就是为了吸引人的眼球,要的就是彰显个性,新鲜俏皮最好,“语不惊人死不休”是其追求。现在,网络语言已经有一些被规范的普通话吸收,成为丰富词汇构成的重要手段。

      但是,人们常常忘了,自己是社会的人,说话离不开环境,也就是社会语言生活,而社会语言是由每一个人的言语构成的。你到了一个国家、一个城市、一个家庭,叙一叙家长里短,听一听街谈巷议,就知道这个国家、城市、家庭的语言素养。如果虚话大话连篇,流言蜚语不断,甚至狂言恶语出口就来,即使是山珍海味吃着,豪华别墅住着,谁愿意在这样的环境里呆着?点击博客,错别字连篇,词不达意不在少数,陈词滥调让人腻歪,即使里面也有“爆料”,你会觉得那是享受吗?在一些电视台的栏目和公开的广告里,常会有这样的“创新”——“食全食美”(十全十美)、“随心所浴”(随心所欲)、“食来孕转”(时来运转)、“视说新语”(世说新语)……不错,这用的是一种修辞格,从一个熟知的词语里粘连出另一个同音或同义的词来。但使用在没有上下文的很严肃的标题中,再加上一而再再而三地用,给人的感觉到底是活泼、别致,还是轻佻、戏谑,其实不难得出结论。“修辞立其诚”,得体是第一要义。

      有一个概念叫做“语感”,那是一种语言的自然能力,不用刻意组织就能流畅说出母语,不用深想就能听出某句话在母语里能不能这样说。人们说话靠的是语感,脱口而出,不是用语法、语理来说话的。语感是长期说话历练出来的一种习惯,当你以为个人交谈、背后私语并不面向社会而不顾语言健康的时候,殊不知低劣的语感已经养成,到正式场合想要“绅士”一点,一开口就会露馅的。

      这些年,人们总爱批评语文老师,把语文水平下降归咎于学校的语文教育。其实,当孩子们进入语文课堂的时候,他们已经是具有不同语感的人了,不论高雅还是低劣,皆拜家长、邻居、媒体之所赐。社会语文水平下降,语文课不是没有责任,但老师刚教了一个“十全十美”,告诉学生,在汉语的数字文化里,“十”是“全数”,所以“十全”经常连用,马上就有一个“食全食美”冲击他的理解。老师刚刚对他说,“美轮美奂”出自《礼记·檀弓》,“轮”是圆的谷仓,“奂”是“高大”的意思,用来形容建筑物的高大华丽,马上就有媒体用它来形容一个杂技或舞蹈,歪曲了他的审美……这种事情多了,知识出错还在其次,也还有机会纠正,但给青少年心理带来的对母语毫不在意的轻率,是谁之过?

      语言是一种文化,健康、优美的语感的形成靠的是文化修养的提高,整天钻到钱眼儿里,没有精神诉求,心无一丝诚意,书籍用来补壁,何来语感健康,更不要说高雅了。

      一种民族语言需要全社会维护。更重要的是,母语的健康发展是关系到千秋万代的大事。一种错误倾向如果得不到及时的遏制,将会导致一种语言畸形发展的支流,例如上世纪30年代西化带来的“洋泾浜”现象,“文革”造成的“国骂”流行,某些作品传递的污言秽语,时间一长,形成潮流,母语的健康自然受到损伤。构建健康的社会语文环境,提高全民的语言素养,人人有责。为了孩子们的成长,为了民族文化千秋万代的延续,好好说话吧!(作者:王宁)

      点击显示

      天天励志正能量

      上一页 当前页 下一页

      说话的艺术相关文章

      • 好好说话,说话之道
      • 说话之道,好好说话吧
      • “说说控”的说话之道
      • 公众人物的“说话之道”
      • 沉默是金,话唠须守口
      • 说话之道,别让你的话语成为一…
      • 道歉之道,跟老婆道歉的话
      • 多说感人的话,你所说的话就是…
      • 拍马屁与说话技巧的感悟
      • 批评员工的技巧,说话的艺术
      • 看透莫说透,处事方式与说话技巧
      • 与人沟通,慎用称呼语
      • 说话技巧:有些话不能说出口

      说话的艺术推荐文章

      • 教你为人处世的8个字-“恭”!
      • 人际心理学:见面长不如常见面
      • 各种场合说话技巧19例
      • 如何有效提升人际沟通能力
      • 中国官场十大潜规则
      • 社交掌握别人心理14招
      • 女生的潜规则:做个睿智的女…
      • 做人做事的7个基本原则
      • 做事需要“意见”和“主见”
      • 永恒的处世哲学(隆重推荐)
      • 女人30岁生日感言
      • 基本语言沟通技巧大全
      • 让难相处的人喜欢你的七个处方
      返回说话的艺术栏目返回励志网首页
      作者:王宁 来源:中华励志网 发布时间:2015年05月19日
      本文标题:说话之道,好好说话吧
      本文地址:http://www.zhlzw.com/Item/821738.aspx

      如果您在本站发现违法资讯或其他错误,请将该网页URL地址,及网页中相关内容先用鼠标选择出错的内容片断,
      然后同时按下"CTRL"与"ENTER"键,填写举报邮件(同"投稿邮箱")。谢谢您的支持。

      中华励志网·青春励志·思想文化社会公益网站 浙江·嘉兴·励行团队工作室·站长:云中君

      期待您的赐稿 EMAIL 274920332#QQ.COM[#改为@]·在线联系 QQ:274920332

      网站备案号:浙ICP备12031268号-1 网站备案名称:励志网